近日,以“超沉浸业态”引领文旅数字化转型的《万里长城》全感剧场在北京八达岭落地。这是围绕世界文化遗产长城IP展开剧本开发,全球首个以长城为主题,利用XR、AI、数字人、游戏引擎等前沿技术的全感剧场产品。科技赋能,让万里长城“活”起来。
万里长城及其孕育的长城故事、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,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。把长城的故事讲下去、把长城的历史文化传承发扬下去,意义重大。过去,不少地方在古物古建IP及其文化的传承传播过程中,面临着不少挑战。比如,一些文化遗产年代久远、保存技术有限,存在损毁、失传等风险;又如,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之下,传统历史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方式,已很难吸引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关注。如今,越来越多游客爱上了沉浸游、深度游、定制游。讲好长城故事、传承长城文化,面临新挑战,也蕴含新机遇。
因此,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前沿技术,以科技创新赋能古老IP,以新传播理念和形式助力历史文化传承,具有必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。从这方面来看,《万里长城》全感剧场,是一种积极探索。从技术而言,全感剧场利用诸如XR、AI、数字人等多个前沿技术,有利于让万里长城的形象和精神文化内涵“活”起来;从呈现和传播而言,游客可通过虚拟现实设备,穿越回明长城时期,化身为行人司一员,与戚继光一同守护长城,驾驶马车亲身领略古长城的雄伟壮阔。 “身临其境”、亲身感受,游客才能对传统文化理解认同,多些传播传承的责任自觉。而从赋能效应来说,“科技+文化+IP”积极融合的平台,有利于游客解锁文旅新体验、市场探索文旅新增长点。
类似创新探索并不少。例如,“数字敦煌”项目通过多种数字化技术,将莫高窟的精美壁画永久保存和共享;故宫全面整合在线数字服务,推出“数字故宫”小程序。游客可足不出户“逛”故宫,海量的故宫数字资源可以一键搜索、一站抵达;一些地方戏曲借助短视频平台等渠道,以新颖表演形式吸引大量粉丝,使古老戏曲及其文化重焕生命……都打破了物理时空的阻隔,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固有路径,助力人们便捷地体验和理解文化,同时也有助于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以更具吸引力、生命力的方式传播给世界。
科技赋能古物古建及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,呼唤着更多机构和个人行动起来。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文化科技、文旅融合项目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;文化机构不妨积极转变观念,主动拥抱科技手段,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和特色,找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“支点”。有热情、有责任感的社会平台、科技企业等,则要持续投入技术创新和应用,提升知名文化IP的科技“含量”与用户体验。
万里长城、故宫、敦煌莫高窟……广袤的中国大地上,还有数不尽的世界知名文化IP。以科技为驱动、以创新为路径,找准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,知名IP的特色,就一定能让更多文物“活”起来,IP火起来,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和文旅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。(林风)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